- 2017-05-03 資策會公開最新飲用水調查 八成民眾不知有害物質
資策會公開最新飲用水調查 八成民眾不知有害物質
【蘋果日報/廣編特輯】 2016年09月19日
我們每天都需要喝入大量的水,但我們能確認喝下的水是沒問題的嗎?資策會最新出爐2016年台灣民眾對飲用水安全認知調查,發現竟有八成民眾不知原來潛藏在飲用水可能含有的各式有害物質,且認為煮過的水就已經安全,或者市售礦泉水就保證安全……調查中更發現,許多人因為每天喝水不足,身體常會發生許多不適,例如「感覺疲勞、昏昏欲睡、口乾舌燥、便祕」就是缺水時最常發生的四大不適症狀。
有34.8%民眾會採煮沸飲用。但大部分民眾其實不知道「煮沸」並無法完全去除水中有害物質。 民眾淨水意識升高,要求飲水安全的需求日增
資策會於今年7月展開網路問卷調查,歸納出台灣民眾25-50歲之間對飲用水的認知態度,有63%家中飲用水來自地下水和自來水,33.9%來自購買桶裝水,其餘為加水站或山泉水等其他。而飲用水淨化方式,68.4%是採用煮沸,51.1%使用淨水器,而既用淨水器又煮沸的佔了其中29.6%,是重疊率最高的飲用水處理法。這代表民眾對於煮沸的重視,並對飲用水安全處理有一定認知。然而,大部分民眾不知道煮沸這個過程其實無法完全去除水中有害物質,尤其是近年由於環境汙染滋生了其他新汙染物,如塑膠製品掩埋後所衍生的環境荷爾蒙、或是廢棄的藥物、或是化學合成的農藥、除蟲劑,都已經證實會進入到供水系統,進入到自來水中,例如微囊藻毒、大腸桿菌、病毒、氯、雜質微粒等有機化合物,或是重金屬鉛、汞都無法經由煮沸去除。資策會表示,調查中也顯示,有些人的確非常謹慎,約有2成民眾曾經對自家飲用水做過檢測,以掌握飲用水內是否含有有害成份。
只有2成民眾了解自家飲用水成分是否安全。平常需注意自家用水環境是否沒問題,並透過不定期檢測水質來確保安心。 飲用水汙染物重新認知,來源以及成分
資策會調查台灣民眾對飲用水汙染物的認知,高達70%民眾知道有重金屬,64%知道細菌,41.4%知道環境賀爾蒙,39.2%知道有病毒汙染物。然而近年引發許多飲用水問題的新型汙染物微囊藻毒和三鹵甲烷,只有不到三成民眾知道,並且不清楚無法藉由煮沸過程去除。這也與對用水來源的認知有相關,每一百位民眾有一半以上認知汙染來源分別有水源端(從河川到水庫)和用水端(從住家水塔到水龍頭取水),但只有35.6%意識到輸水端(水庫取水)的汙染問題。事實上,隨著近年水庫優氧化,導致水中可能存在對人體有害的微囊藻毒,這是一種肝臟毒素,可能引發急性腸胃炎、肝炎、癌症。另外,還有自來水加氯消毒後的餘氯,煮沸後會產生三鹵甲烷等致癌物質,卻僅有不到三成民眾知道這個危機。資策會期盼這份調查能提醒民眾關切自身飲用水安全,除了要了解自家飲用水來源與成分,飲用時不只是使用煮沸,而是使用檢驗合格的淨水器才能真正安全。
新聞來源: 蘋果日報
- 2017-04-20 運動一定要喝運動飲料?「6大補水問題」一次幫你解答
運動一定要喝運動飲料?「6大補水問題」一次幫你解答
【ETtoday健康雲/趙于婷/台北報導】 2017年04月18日 07:56
▲究竟喝水人體有多重要?醫師舉出6大「補水問題」。(圖/達志示意圖,下同)
近幾年運動風潮興起,許多民眾熱衷路跑、騎單車、健身、瑜珈等運動,運動時如何正確的補給水份成了最重要的課題。根據一份最新「國人外出飲水健康力」大調查,近七成民眾自覺每天外出、運動時喝水量其實並不足夠。究竟喝水人體有多重要?家醫科醫師林青穀也舉出6大「補水問題」。
調查中更發現,許多人因為每天喝水不足,身體常會發生許多不適,例如「感覺疲勞、昏昏欲睡、口乾舌燥、便祕」就是缺水時最常發生的四大不適症狀。
林青穀強調,飲用水「水質」要選擇能過濾氯、農藥、有機污染物,但可保留礦物質的濾水產品,並定期更換濾芯。另外,「補水量」要足夠,外出或運動時,並以少量多次補充,以防身體缺水。他也建議,可隨身自備良好濾水功能的濾水瓶。
Q1.喝水對身體的好處?
水是人體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適度補充水分改善血液循環、預防感冒。Q2.如何正確喝水?
一般上班族、不常外出活動的民眾,若體重是60公斤,建議一天要攝取最少2400c.c.的水量(體重X40),若體重達80公斤就會需要3200c.c.的水量。戶外活動更要適時地補充水分。Q3.以目前台灣的自來水及飲水機系統,民眾喝水時可能有的風險有哪些?
已開發國家如歐美和日本可以直接飲用生水,但台灣因為多處自來水管線老舊,所以許多人在家加裝濾水器,借此過濾掉有害物質。雖然安裝濾水器確實能夠過濾掉水中雜質,但沒有定期更換或是清潔濾芯,反而會喝下更多的有害物質(藏污納垢)。▲依照每個人體質不同,建議跑1-2公里時就要補充水分。
Q4.沒有適時地補充水分或運動時補水不足可能會如何?
缺水會導致脫水,容易引起腸胃炎和感冒,尤其當在外面上廁所以及喝水都不方便的情況下,女性最常患有的病症就是尿道炎。若在從事激烈運動,如跑馬拉松沒有適時補充水分,會有熱衰竭的狀況,嚴重會導致橫紋肌溶解、抽筋,提高猝死機率。另外,若先天有心臟血管疾病或是該功能比較不好的民眾,缺水也會早成心臟血管風險。
Q5.運動前、中、後要如何正確補水?運動一定要喝運動飲料或電解質水才能補充水分嗎?
若是以跑馬拉松為例,雖說喝電解質水(運動飲料)能夠讓身體快速吸收,但是少量多次的補充水份也是非常重要的,依照每個人體質不同,建議跑1-2公里時就要補充水分,以防身體缺水。Q6.有運動習慣或出門在外的民眾,在喝水的量與品質上,要特別注意什麼?
長時間在外工作或是去登山健走的民眾,建議隨身攜帶水壺或是隨身瓶,隨時少量適量的補充水分,千萬不可等到口渴才喝水。另外,可以透過科技定時提醒補充水分,例如若運動時間約一小時,可每15分鐘設定提醒補充水分。新聞來源: ETtoday健康雲
- 2017-04-11 清澈=安心? 一定要知道的10個用水知識
清澈=安心? 一定要知道的10個用水知識
【ETtoday新聞雲/消費中心/台北報導】 2016年07月15日 12:00
▲當你把水咕嚕咕嚕喝下肚子的時候,是否想過所飲用的水質真的能安心嗎?(圖/達志示意圖)
要解身體的渴,喝水是最健康、又能補充體內水分的方法,攝取適量的水分有助提高新陳代謝、排出體內廢物、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除了飲水,日常生活中需要用水的情況很多,像是洗澡、洗菜、洗衣服、清潔環境等,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家中水質的好壞也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我們的健康。
▲喝水測驗,你答對幾題?(影片/翻攝自Youtube,若遭刪除請見諒)
水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關於飲水、用水可是一門大學問,但是,你喝對水了嗎?特別彙整了10個一定要知道的用水知識,並實際走上街頭隨機訪問,發現多數民眾對於用水知識的觀念不足,例如「每個人一天該喝多少水呢?」,有人回答「2000cc」、「體重的30倍」,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建議,14歲以上青少年每日喝水量與成人相同,女性2000ml、男性2500ml。另外,多數民眾認為「水很髒」是洗澡越洗越癢的原因,事實上,是因為長期累積的水垢、水中的氯氣、金屬離子等雜質所致,除了要定期清理管路,另一個作法就是加裝淨水設備。
在自來水廠的淨水處理後,一般水質其實已達到可生飲標準,然而在配送自來水的過程中,老舊管線使得乾淨水質遭受汙染,當民眾打開水龍頭後,流出看似清澈的自來水,卻含有過高的生菌數、雜質、餘氯等,此外,經調查發現,約有9成以上為鉛製水龍頭,水中可能有溶出金屬物鉛的疑慮,而取用自來水洗菜、洗水果、洗澡或煮沸飲用,對人體健康帶來的是一大隱憂。
▲硬度高低會影響喝水的口感,而適度的硬水,能讓身體攝取鈣、鎂等適量的礦物質元素。(圖/達志/示意圖)
以飲用水來說,可使用不等於可飲用,若要符合飲用水源水質標準,需通過多項水質檢驗項目,「硬度」便是其中一項。由於水的硬度來自於鈣、鎂的含量,鈣離子帶甘味、鎂離子具苦味,所以硬水喝起來不可口,軟水滑潤好入口,但一般認為,飲用水以含有適量的礦物質較佳,也就是適度的硬水,喝水的同時可調節生理功能。倘若水質硬度過高,除了在加熱過程中易形成水垢,當水垢長期堆積沉澱在水管中,加上水中的氯氣、雜質,不僅會讓水質變差、有異味,用來洗澡的話,還有可能造成皮膚發癢、過敏。
想要用好水,許多人會在家中加裝淨水器改善水質,根據不同用途與使用空間環境,不同種類的濾水器也有各自功效,針對浴室空間,「沐浴用淨水器」可以降低餘氯對肌膚及頭髮的刺激傷害;陽台可選擇「洗衣機專用淨水器」,安裝於洗衣機進水處,可濾除泥土、鐵鏽等水中雜質,讓洗滌衣物更潔淨;「適用全屋式淨水器」安裝於住家的水塔或住戶進水處,可去除雜質、異味、有機物等污染物,確保飲用水安心。
另外,廚房空間可挑選「櫥上型、櫥下型、龍頭式淨水器、濾水壺」,並且依地區選擇對應的濾淨功用,活性碳可過濾去除水中雜質、氯氣及臭味;鈉離子樹脂交換除去水中含鈣、鎂等礦物質;逆滲透半透膜去除微生物、病毒、細菌等;中空絲膜利用極細密的多層絲膜過濾,濾掉微粒雜質、細菌、鐵鏽。
新聞來源: ETtoday新聞雲
- 2017-03-16 自來水含鋁、塑化劑
自來水含鋁、塑化劑 環署長:風災後增檢測
【蘋果即時新聞/洪敏隆/台北報導】 2017年03月02日09:36
環保署去年委外抽檢22處淨水場,嘉義蘭潭、台南楠玉兩處濃度超過美國列管標準最大限值及世衛建議值。歷年豐原曾出現最大值。圖為豐原淨水場。資料照片
環保署去年委外檢測全台淨水場,除了發現有4處淨水場的鋁濃度超標,也抽檢22處淨水場,發現嘉南有2處淨水場檢驗出塑化劑「DEHP」濃度超過WHO建議值。環保署長李應元今在立院衛環委員會開會前受訪時說,未來水災、風災後,將會增加檢測淨水場頻率,維護國人健康。李應元說,讓水符合健康標準,是環保署跟台水公司共同的立場,但台灣因為水土保持因素,容易造成污染或混濁,除了定期抽檢外,水災後也必須加強檢查,確認水的品質,未來除了按照規劃定期抽檢外,只要歷經水災、風災後,都要增加檢測頻率,維護國人健康原則。
新聞來源: 蘋果即時新聞
- 2017-03-16 驚!自來水含鋁超標 逾8萬人要小心
驚!自來水含鋁超標 逾8萬人要小心
【蘋果即時新聞/洪敏隆/台北報導】 2017年02月28日21:00
新北市石碇淨水場含鋁量達0.458ppm超標
環保署去年針對全台自來水供水系統檢驗飲用水水質,報告近日出爐,其中人體攝取過多恐造成失智的鋁,竟有3淨水場、1配水點被驗出超標,供水影響人口逾8萬人,超標單位包括供應基隆部分地區用水的中幅、新北市石碇、新竹關西淨水場及關西淨水廠配水點,其中,石碇超標濃度最高,中幅是連2年超標。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訂出自來水鋁含量不宜高於0.15ppm(毫克/公升)的警戒值,歐盟也依此訂定管制標準,加拿大、澳洲及日本的管制標準也在0.1到0.2ppm,台灣一直到2014年7月才納管,但標準較先進國家寬鬆是0.04ppm,2015年7月才加嚴到0.3ppm。
環署去年委託中環科技顧問公司,針對全台362處自來水供水系統,檢驗飲用水水質中較難檢驗項目,全面檢驗13項重金屬、15項揮發性有機物、13項農藥等共計47項飲用水列管項目,各項檢驗唯獨重金屬鋁,連續2年都有淨水場超標情況,另其他檢項項目,有一處檢出有致癌風險的消毒副產物鹵乙酸超標,其他都符合標準。
環署檢驗發現,石碇淨水場鋁含量超標最高,達到0.458ppm,中幅淨水場是0.314ppm,也是全台灣連續兩年鋁濃度都超標的淨水場;另關西淨水場及其配水點共兩處都超標,濃度分別是0.347及0.329ppm。
環署環管處長袁紹英說,依《飲用水管理條例》飲用水質違反規定可處6萬到60萬元罰款,地方環保局都有針對上述淨水場開罰六萬元,並通知限期改善,這幾處淨水場經複查都已經改善完畢,符合水質標準。超標原因是在台灣自來水公司在水混濁時,會添加鋁混凝劑分離泥砂等物質,藉此將懸浮固體等雜質沉澱,進行淨水處理,鋁則會溶於水中,研判是在暴雨過後濁度較高時才會發生的偶發事件,民眾不用太過擔心。
台灣自來水公司發言人武經文說,這次檢驗超標是偶發的一兩次狀況,民眾不用太過擔心,未來會檢討管控各淨水場。
新聞來源: 蘋果即時新聞
- 2017-02-23 飲水器濾心應定期維護更換 否則水質會比未處理前更糟 臺北市環保局首度對安親班業者舉辦飲水設備維護說明會
飲水器濾心應定期維護更換 否則水質會比未處理前更糟
臺北市環保局首度對安親班業者舉辦飲水設備維護說明會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新聞稿】 2013/6/14 09:04
承辦單位:第二科
發稿日期:102年6月14日
連 絡 人:楊維修科長
聯絡電話:0975765593飲水器濾心應定期維護更換 否則水質會比未處理前更糟
臺北市環保局首度對安親班業者舉辦飲水設備維護說明會飲水器濾心應定期更換,否則水質會比未處理前更糟!為讓飲水設備管理業者瞭解定期更換濾心的重要性與正確維護方法,臺北市環保局於102年6月14日邀請元培科技大學健康學院院長馬英石教授,對安親班業者講授飲用水設備維護及飲用水與人體健康安全的關係,馬英石教授表示,一般市面上的飲水器濾心通常分為3類,分別為「過濾懸浮微粒」、「離子交換樹脂」及「活性碳」,過濾懸浮微粒的濾心,可以依照顏色是否變黃色或褐色來決定需要不要更換;離子交換樹脂的濾心則可依加熱後的水是否有水垢作為判斷的依據;活性碳材質的濾心比較不容易判斷更換的時間,但若是活性碳有漏出來 (水壺或開飲機中可以看到黑色的粉末),那就一定要換了,若一直不更換而使濾材吸附飽和,不僅無法去除水中雜質,反而會變成細菌繁殖的溫床,使水質比未處理前更糟!
臺北市環保局表示,該局過去較著重於學校飲用水的稽查,今年為更保障學子飲水安全,已於6月起針對同時段可容納學生人數100人以上之升學補習班進行稽查,另為確保其他課後場所飲水安全,首度針對本市安親班業者舉辦飲用水設備維護說明會,以積極輔導業者確實瞭解法規內容及飲用水設備維護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後續將開始稽查,以確保學生飲水安全。
臺北市環保局表示,依飲用水管理條例第12條規定,公共場所每月須針對設置的連續供水固定飲用水設備進行至少1次維護作業,維護項目包括濾材或濾心定期清洗、更換或管線消毒等;每3個月需委託檢驗機構檢測水質,並將檢驗結果連同管理維護紀錄張貼於設備附近明顯處,違反規定者可依飲用水管理條例第23條規定,處新臺幣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如經環保局採水檢驗,水質不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者,將依飲用水管理條例第24條規定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60萬元以下罰鍰。臺北市環保局呼籲,為了學生的健康及自身的荷包,請安親班業者依規定確實做好飲水設備之維護及管理工作,以免違規受罰。您還要用這種濾心濾水嗎?(右圖為未定期更換的濾心)
新聞來源: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 2017-01-06 PM 2.5濃度飆高 醫:多喝水排毒
PM 2.5濃度飆高 醫:多喝水排毒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2017年1月4日
PM 2.5濃度飆高 醫:多喝水排毒
好天氣,空氣卻霧茫茫!近日國內PM 2.5濃度飆高,不只機車族戴上口罩,就連走路人也摀住口鼻。醫師表示,光戴口罩減少吸入PM 2.5 還不夠,建議多喝水、多流汗,有助毒物排出,身體也能更健康。
雲嘉南空氣品質差
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站預報,近日PM 2.5細懸浮微粒濃度有偏高現象,金門及中部地區空氣品質為對敏感族群不健康,而雲嘉南局部地區及高屏地區則對所有族群不健康。
PM 2.5濃度高 有害心血管
高雄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薛光傑表示,PM 2.5細懸浮微粒是一種空汙指標,代表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碳氫化合物的濃度過高,容易造成心血管問題,包括動脈硬化、血管硬化、慢性阻塞等疾病。
3招預防及加速毒物排出
PM 2.5濃度飆高怎麼辦呢?薛光傑醫師建議,首先出門先上網查詢空氣品質監測,空氣狀況不佳應暫緩出門;第二,外出一定要戴口罩,避免吸入更多髒空氣;第三,回家多喝水、多排汗,可幫助排出不好物質。
新聞來源: 健康醫療網
- 2016-12-19 水—少量多次飲用最科學
水—少量多次飲用最科學
【書名:打造你的私人健身房:上班族,健康點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作者:趙之心 陳志剛 】
水為生命之源,對健康非常重要,運動及重體力勞動後對水的要求會更高。在平時要保證有足夠的水分攝入,成人一般每天需要1200~2000毫升水,運動時要根據出汗量足量補充流失水分,同時要補充適量的電解質,如鉀、鈉等,防止由於大量出汗導致電解質大量流失後失衡,影響運動效果。在運動前,可以喝 200~500毫升含糖、呈鹼性的飲料,比如小蘇打水、專門的運動飲料等,但最好不要喝可樂等碳酸飲料,另外果汁飲料也不是很合適,因為這些東西進入人體後會呈酸性,而且電解質的含量不多,對運動能力的提高沒有太大的幫助,甚至不如白開水。運動中,包括要減肥的人,都要隨時補充水分,防止脫水,提高運動能力,延長運動時間。體內所有的代謝反應都是在水中完成的,營養物質的運送、毒素的排出同樣需要足夠的水分才能進行。如果水分不足,出現脫水現象,那麼身體就會啟動應急機制,減慢代謝的速度,從而影響到運動能力。運動中的補水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一兩口,每隔幾分鐘就喝一次,喝水的總量要根據自己的出汗量來定。運動後也要補充含多糖的飲料,以補充糖分,促進體力的恢復,消除疲勞。
但對於在空調環境中工作,沒有大量出汗的上班族,並不建議大量喝水。因為大量喝水後由於沒有排汗,基本上是通過腎臟將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此時的尿液排毒功能不會很強,反而會增加腎臟的負擔。而且大量喝水而沒有經過體內水代謝的大循環,很容易導致水中毒,影響健康。此時少量多次的喝水就更為重要了。
另外在夏天,尤其是運動中大量出汗時不建議喝純淨水,因為那樣會導致電解質更大的流失,使體液失衡,影響運動效果,甚至影響健康。新聞來源: 新浪新聞網
- 2016-11-24 不只重金屬,三鹵甲烷、 新興污染物也是居家飲用水的地雷?
不只重金屬,三鹵甲烷、 新興污染物也是居家飲用水的地雷?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6年10月28日 10:35
近年來飲用水遭受汙染的新聞層出不窮,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喝進身體的水,對健康的長期影響。日常飲水如果不乾淨,甚至有些看不見的致癌物,家人健康就勢必備受威脅。尤其在風災過後,自來水原水濁度飆升,颱風所帶來大量降雨,也會將農藥、肥料、工業汙水等不明有機化合物沖入集水區;加上自來水廠為了消毒,添加比平日更多的氯等;以上種種狀況,將可能使民生用水中含有更多的致癌物質,在沒有完全淨化的情況下喝了,威脅的就是全家人的健康!
風災暴雨過後 水中致癌物恐飆升2倍
根據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聯手進行的調查,首度證實短期暴雨將影響集水區水質,導致水中的致癌物總三鹵甲烷(TTHM)、溶解性有機碳(DOC)飆升4成到2倍,即使煮沸後飲用,仍然不安全,面對這一些潛藏致癌殺手,不得不慎!此項研究成果報告已登上國際期刊《Nature-Scientific Reports》。
水中致癌物別輕忽 三鹵甲烷、微囊藻毒過量恐傷腸胃
根據資策會針對「台灣民眾的飲用水污染認知」進行調查發現,約莫七成網友知道水中含有重金屬與細菌等污染物。但只有少數的人聽過「水庫殺手」微囊藻毒、三鹵甲烷。假若你我都不知道水裡面有這些汙染,更別說如何替家人的身體防堵這些水污染了。
特別值得民眾注意的是大雨風災過後,三鹵甲烷出現在自來水裡頭的機率會大幅提升。原因是淨水廠採用加氯消毒法,以防止傳染病發生;但是,原水如受「有機污染物」污染,又加氯消毒,往往會合成三鹵甲烷等致癌物質。除了經由口服飲食,也可能經由空氣、皮膚吸收進入人體,累積形成肝毒、腎毒堆積在人體器官當中,對健康造成相當程度的危害。
另外,因為台灣氣溫逐年暖化,溫度造成水庫水源優養化,讓有「水庫殺手」之稱的微囊藻大量繁殖,水源污染的情況更趨惡劣。 微囊藻是具有神經毒性的藍綠藻,其分泌的微囊藻毒素是一種肝臟毒素和腫瘤促進因子,可經食物和飲水進入人體,造成急性腸胃炎、皮膚發炎、肝炎與癌症。氣候暖化間接造成的水質汙染,也是一般民眾比較難意識到的問題,但對於身體健康有著長遠的影響。
現階段許多自來水廠無法完全濾除這些新興污染物,所以水裡面這些看不見危害因子,實在很難令人喝得安心。 少數人認知新興致癌物帶來新威脅 恐存在飲用水中
調查同時發現,有六成以上的民眾不知道飲用水中藏有新興的污染物,包括:丟棄的藥物、農場或園藝的除草劑與殺蟲劑…等等,這些由環境釋出的有機複合物與環境賀爾蒙已經發現存在你我所喝的水中,新興汙染物所造成水質的影響已經讓許多國家的研究單位正視這個問題。
實際上,與你我切身相關的是,這些以廢棄藥品、或是清潔劑、除草劑、殺蟲劑等為主的內分泌干擾物,很容易與脂肪結合。如透過飲用水進入人體,非常容易在身體內造成堆積,又非常不容易代謝排出。就算毒素在水中的濃度很低,但經由長期累積、且不論汙染物本身的藥性與副作用,戕害家人健康的影子殺手可能就是家裡每個人天天在喝的「水」。無奈的是,現階段許多自來水廠無法完全濾除這些新興污染物,所以水裡面這些看不見危害因子,實在很難令人喝得安心。
舊式管線、地下儲水槽暗藏有害物質 飲用水質堪慮
除了水源的污染外,根據研究台灣水質與環境間影響的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教授陳孝行博士表示,民眾千萬不可忽略從淨水廠到家中這一段過程,水經由的老舊管線和未妥善清潔的水塔所引起水質二次污染,同樣會產生對人體健康的負面影響。
在台灣南北各地水質本來就有差異,遇到颱風大雨時水質更是比平常來的更糟糕,雨水將大量污染物質沖刷至集水區,藉由含重金屬管線、不乾淨的儲水槽輸送到每個人家裡,那麼多層層危害因素影響之下,一般民眾在家裡要如何避免氯、重金屬、與各類新興汙染物,才能確保全家人喝到符合人體需要的品質好水呢?
居家設置淨水器 安全有效處理飲用水
水質專家陳孝行博士表示,生活中潛藏著各式各樣的水質污染風險,想讓自己及家人安心,不妨居家設置淨水器,如同在家設置一個小型淨水廠,能安全有效處理飲用水,確保排除各種可能的污染質,甚至致癌物,才能喝得心安。 消費者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淨水器,在挑選時不妨認明通過國際公共安全與健康組織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公布的幾項新的認證標章的淨水器。
專家建議:挑選淨水器 要能有效去除新興汙染物
NSF是世界衛生組織指定全球合作機構,主責檢驗包括食品、飲用水與室內環境3大類項目,並且具備3大優勢,包括:「可信度佳」─是獨立、非營利組織。「權威性強」─屬於WHO全球合作中心,以及「先進」─擁有世界頂級實驗室。
專家建議,選擇淨水器應該先確認是否具有NSF機構的全機認證,以及認證項目內容,才能確保整體結構穩固與濾淨效能,讓全家享用一杯健康純淨的好水。 因此,經過NSF認證的淨水器才真正在過濾效能與產品品質上有所保障,NSF針對淨水器濾淨效能設立嚴格的NSF-53衛生品質、NSF-42口感品質,以及NSF-55 紫外線殺菌水處理等標準。除了上述3項基本標準認證外,更重要的是能擁有有效去除新興汙染物的NSF 401 和NSF P477的認證,才是挑選淨水器的重點,讓喝好水的多一層健康安全保障。
NSF是世界衛生組織指定全球合作機構,主責檢驗包括食品、飲用水與室內環境3大類項目,並且具備3大優勢,包括:「可信度佳」─是獨立、非營利組織。「權威性強」─屬於WHO全球合作中心,以及「先進」─擁有世界頂級實驗室。
因此,一般淨水器都必需具備NSF的3種基本認証,包括:NSF-53衛生品質、NSF-42口感品質,以及NSF-55 紫外線殺菌水處理等。除了上述3項基本認證外,更重要的是能擁有有效去除新興汙染物的NSF 401 和NSF P477的認證,才是挑選淨水器的重點,讓喝好水的多一層健康安全保障!
NSF P477標準,是用於認證水處理系統能從飲水中濾除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讓水變得安全可飲用的程度。更重要的是,NSF 401認証,能濾除水中多達15種新興污染物,廢棄藥物、農藥中釋出的有機複合物,例如:除草劑、殺蟲劑或環境賀爾蒙,以及新近於水體發現對健康有疑慮的化合物等。
所以,希望藉由淨水裝置來提供全家安全的飲用水,請優先確認淨水器是否具有NSF機構的全機認證,以及認證項目內容,才能確保整體結構穩固與濾淨效能,讓全家享用一杯健康純淨的好水,永保安康!
新聞來源: 華人健康網
- 2016-07-14 致癌物原來在水中!這樣喝水、吃3類食物就能防癌
作者林昕潔/整理編輯 | 早安健康 – 2016年7月9日 上午8:00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人每天都要喝下約2000毫升的水,但喝下的水卻不只是水這麼簡單!長庚醫院腎臟系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就曾在書中提到,喝到壞水有可能造成肝腎問題。另外,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也指出,人體的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含量過高,可能引起血紅素變性症。中研院院士許靖華近期更表示,若能只喝不含亞硝酸的飲水,就能預防甚至治癒癌症。
根據《聯合報》5日報導,中研院院士許靖華與研究團隊發現,癌症的基因並非人類基因,反而和細菌的基因較為相似。許靖華認為,亞硝酸會活化「冬眠」的癌幹細胞,幫助厭氧菌的細胞生長。因此,若人類飲水中不含亞硝酸,就能預防甚至治癒癌症。許靖華和中國科學院即將在英國等地發表這項論文。
過多硝酸鹽、亞硝酸鹽,會導致急性後天變性血紅素症
根據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資料,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都是會天然形成的物質,在土壤、水和食物中都可能存在,事實上是人類正常飲食的一部分。
硝酸鹽及亞硝酸鹽本身並未被列為對人類具致癌性的物質,但含量過高時可能造成血紅素變性,使得血紅蛋白攜帶氧氣的能力下降,造成身體缺氧、無力、心臟快速跳動,嚴重者更會有中樞神經系統衰退、頭痛、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造成休克、昏迷或死亡。
致癌物質:亞硝胺
至於為何認為亞硝酸鹽與癌症有關呢?這是因為身體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某些亞硝基化合物,其中某些物質可能導致癌症。常見的香腸及魷魚、胡蘿蔔與干貝等不能一起吃,就是因為亞硝酸鹽和含胺類食物合吃,會產生具致癌性的亞硝胺。
另外,煙燻或鹽醃的肉類以及啤酒、威士忌都含有亞硝胺。含有亞硝酸鹽的加工肉品,若經油炸、煎烤等直接加熱烹調,也會導致亞硝胺生成。
含有蛋白質或硝酸鹽的天然食物,也會在一連串的消化過程中產生亞硝酸鹽。人體每天吸收的硝酸鹽,有86%來自蔬菜,特別是蘿蔔、大白菜、芹菜、茄子等硝酸鹽含量較多。不新鮮的蔬菜也可能含有硝酸鹽,含有硝酸鹽的蔬菜用鹽醃製也會產生亞硝酸鹽,最後在腸胃道中合成亞硝胺致癌物質。
林杰樑醫師著作:3大招預防亞硝胺傷身
已故林杰樑醫師曾在《生活中的毒》書中提到,想要預防亞硝胺合成和其毒性,就要避免同時吃下含有亞硝酸鹽和含胺類的食物。另外,多吃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和多酚的蔬果、咖啡、綠茶等食物,可以使亞硝酸鹽在胃中被破壞,減少亞硝胺合成反應。
另外,含亞硝胺食物改用水煮、清蒸或微波爐加熱,並多吃蔬果或含有益生菌的食物促進腸道蠕動、抑制害菌生長,也能減少亞硝胺的合成。
消除亞硝酸鹽的方法
1 多吃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E、多酚的食物
維生素C:甜椒、花椰菜、芭樂
維生素E:葵花子、芝麻、杏仁
多酚:綠茶、咖啡、莓果類
2 以水煮、清蒸、微波爐加熱的方式烹調新聞來源: 《聯合報》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生活中的毒》/ 林杰樑醫師/宏欣
- 2016-06-22 鮮喝水自助加水站設置專屬檢驗室每天把關
2016/06/22 | 工商時報 黃志方
(中國時報/王勝修)
鮮喝水製造廠為桶裝飲用水業界第一領導品牌,深耕新竹逾二十年,今年耗資逾億,創造專屬自有企業總部大樓,並擁有傲視業界的全程數位透明化超大規格的製水設備。數位透明化製水設備全程採用衛生食品最頂級316L不銹鋼管材,因造價高昂,業界首見。在食安的最高品質要求下,鮮喝水不惜斥資打造一個在科技城中的科技桶裝飲用水廠。
鮮喝水設有高規格水質檢驗室,聘請專屬專業合格檢驗技師,技師擁有國家食品級檢驗認證。每日每批飲用水的專業水質檢驗,真正能讓消費者安心長期飲用。鮮喝 水完成設立全國最高規格加水站,耗資逾800萬,加水站所採用的超大型水處理設備業界首見,造水全程透明化,造水設備現場連線轉播,真實呈現。該加水站水 質每日有專屬檢驗室檢驗。鹼性水不再是口號,在這座加水站,可親眼見到的每日鹼性水PH真實表現。
全國加水站數量眾多,鮮喝水所製造出的每一滴水,均可眼見為憑,水廠通過ISO國際認證及多項合格認證,並有產品責任險,保障消費者飲水的安全。鮮喝水領先業界的創舉,可以讓大家看到鮮喝水的用心。
鮮喝水孫錦柏董事長說自創立以來,堅持守法納稅,每項商品、每桶水均為含稅價,誠實開立發票,絕對重視消費者的權益。 在研發能力領先業界,並擁有全方位專業水處理能力為業界第一:包裝飲用水、居家淨水設備、高規格加水站、商業淨水系統、科技用水、國內外食品飲料廠水處理 設備等多項實績,鮮喝水已建立了廣大的客戶群支持。鮮喝水產品多元化,更非常重視消費者購買商品時的感受,在價格及售後服務是重要的,鮮喝水居家淨水全系列商品價格完全透明化,鮮喝水的網路與實體價格同步,在全體同仁的努力下榮獲全國第一家ISO 9001:2008 UKAS國際認證3&5加侖桶裝飲用水數位示範廠。
鮮喝水製造廠股份有限公司新竹市埔前路29號
TEL:03-5305777
鮮喝水水生活館新竹公園門市新竹市公園路156號
歡迎蒞臨鮮喝水網站將會有更詳細的內容
http://www.freshwater.com.tw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 中國時報
- 2016-05-11 鮮喝水800萬超大型自助加水站安心看得到
2016/05/11 | 工商時報 黃志方
(中國時報/王勝修)
你有在仿間買過桶裝水嗎?你曾看過自己買的桶裝水製作生產過程嗎?位於新竹地區鮮喝水製造廠,讓您喝的到冰海藍天的優良品質,更看的到製作過程,讓您安心飲用。
鮮 喝水製造廠為桶裝飲用水業界第一領導品牌,深耕新竹逾二十年,2016年耗資逾億,創造專屬自有企業總部大樓,永續經營,並擁有傲視業界的全程數位透明化 超大規格的製水設備。數位透明化製水設備全程採用衛生食品最頂級316L不銹鋼管材,因造價高昂,業界首見。在食安的最高品質要求下,鮮喝水不惜斥資打造 一個在科技城中的科技桶裝飲用水廠。
鮮喝水設有高規 格水質檢驗室,聘請專屬專業合格檢驗技師,技師擁有國家食品級檢驗認證。每日每批飲用水的專業水質檢驗,真正能讓消費者安心長期飲用。鮮喝水完成設立全國 最高規格加水站,耗資逾800萬,加水站所採用的超大型水處理設備業界首見,造水全程透明化,造水設備現場連線轉播,真實呈現。該加水站水質每日有專屬檢 驗室檢驗。鹼性水不再是口號,在這座加水站,可親眼見到的每日鹼性水PH真實表現。
全國加水站數量眾多,鮮喝水所製造出的每一滴水,均可眼見為憑,水廠通過ISO國際認證及多項合格認證,並有產品責任險,保障消費者飲水的安全。鮮喝水領先業界的創舉,可以讓大家看到鮮喝水的用心。
鮮 喝水自創立以來在孫錦柏董事長的領導下,堅持守法納稅,每項商品、每桶水均為含稅價,誠實開立發票,絕對重視消費者的權益。 在研發能力領先業界,並擁有全方位專業水處理能力為業界第一:包裝飲用水、居家淨水設備、高規格加水站、商業淨水系統、科技用水、國內外食品飲料廠水處理 設備…等多項實績,鮮喝水已建立了廣大的客戶群支持。鮮喝水產品多元化,也非常重視消費者購買商品時的感受,相同商品,價格及售後服務是重要的,鮮喝水居 家淨水全系列商品價格完全透明化,鮮喝水的網路與實體價格同步,不論如何購買,不會買貴!
全國第一家榮獲ISO 9001:2008 UKAS國際認證
3&5加侖桶裝飲用水數位示範廠
鮮喝水製造廠股份有限公司 新竹市埔前路29號
TEL:03-5305777
鮮喝水水生活館新竹公園門市 新竹市公園路156號
歡迎蒞臨鮮喝水網站,將會有更詳細的內容
http://www.freshwater.com.tw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 中國時報 - 2014-11-27 每天三杯水必喝 塑身又健康
作者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健康醫療網-2014年11月26日上午11:45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喝水適時 適量最健康!喝水可以美容、減肥、排毒、預防便祕等,好處多到數不完,除了口渴時該喝水,何時喝水好處最多呢?減肥專家建議,早起、飯前,以及睡前,至少 各喝一杯200至300 c.c的白開水,不但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更能有塑身的效果。水是人體的重要物質,包括血液、淋巴液以及身體的分泌物等都由水組成,占體重的70%以上。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常務理事劉伯恩指出,人體缺水會導致血液變稠,氧氣及營養輸送變慢,可能引發抽筋、休克,甚至死亡。
現代人不愛喝水,常以含糖飲料、咖啡、茶等取代。劉伯恩表示,其實每人每天應至少飲用1500至2000 c.c.的白開水,建議不愛喝水的民眾,在早起、飯前、睡前,務必各喝一杯水200至300 c.c的白開水。
劉伯恩強調,早起時喝水,可以沖洗腸胃,促進新陳代謝,有效排除毒素,預防發生便祕;飯前喝水,可以先墊底,造成輕微飽脹感,減少用餐份量,有助於塑身減重;睡前喝水,可以預防血液變稠,預防心肌梗塞或中風。
新聞來源: 健康醫療網
- 2014-11-26 抵禦流感的小妙招 喝檸檬水補充益生菌
流感好發的季節又到了,嬰幼兒、孕婦、慢性疾病患者、重大傷病患者以及六十五歲以上者為高風險族群,因此請記得要盡快接種流感疫苗。當然除了施打疫苗之外,還有許多小妙招可以增強我們的免疫力,幫助我們成功抵禦流感。
1.多喝水補充足夠的水分是最重要的,因為水分約占人體全身六到七成左右,因此缺水就會影響到人體生理功能的運作,連帶著免疫力都會受到影響。因此不管是溫開水、雞湯、蜂蜜檸檬水都好,每天一定都要飲用足夠的水分,判斷飲水是否足夠的重要指標就是「尿液」,太黃表示水喝的太少,透明卻又喝得太多。
2.補充維他命C許多研究都表示,維他命C可以幫助增強免疫力,具有預防流感、感冒的功效;即使感冒或流感時補充,也有助於縮短病程。但補充維他命C也要記得適量,特別是有尿路結石病史者,維他命C攝取過多有導致結石復發的風險。
3.曬曬太陽日曬是補充維生素D最佳途徑,維生素D可以活化人體的免疫系統,增強免疫系統抵抗病毒的能力。但要記得日曬時間不能過長,一天十分鐘就可以了,而且還要避開烈日當頭的時段,最好選在清晨或傍晚太陽較溫和的時候,以免肌膚曬傷。
4.補充益生菌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想讓腸道免疫系統更加完善,就必須要建立腸道的優勢菌叢,所以益生菌的補充就變得更加重要。但並不是所以的益生菌都能加抗體,必須是經過人體實驗證明的功能性益生菌,例如龍根菌、LGG菌、LP菌等。
5.少吃糖糖會嚴重干擾人體的免疫機制,根據美國《臨床營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100公克的糖就會影響白血球的殺菌能力長達五個小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糖攝取量應減至總熱量5%,普通成人每天平均攝取2000大卡,換言之糖攝取量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以上只是幫助預防流感的一些保養偏方,另外外出時攜帶口罩、多洗手漱口、避免出入人群擁擠的公共場合等,也是流感高峰期不可少的預防措施。如果出現高燒、肌肉痠痛、疲倦無力等症狀,應該立即就醫診療,以免引發其他併發症。
原文網址: 好健康生活網HowHealtH
版權所有:HowHealtH
- 2014-09-09 GMP道歉!新制提早上路:全廠同產品全驗證、加強突擊查廠
GMP道歉!新制提早上路:全廠同產品全驗證、加強突擊查廠
餿水油事件再度重創GMP形象,GMP協會理事長孫寶年8日代表會員業者向社會致歉,並宣布加速推動「全廠同類產品全數驗證」,新制將提前於明年元旦上路。行政院政務委員蔣丙煌表示,廢油檢驗合格,可能是因混油稀釋了壞油比例,但這依舊是違法食品須下架。
蔣丙煌是美國伊利諾大學食品科學系博士,是食安管理專家,針對衛福部上午公布檢驗強冠公司市售的「全統香豬油」竟然符合標準,他提出個人分析,認為可能是強冠購入壞油後再混入正常油,一方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有效稀釋壞油比例,而通過檢驗。
由於2013年的混油事件,重創食品GMP形象,為重拾民眾信心,今年4月1日起已實施GMP新制,並有1年的緩衝期,但在發生餿水豬油事件後,經濟部工業局正研議縮短緩衝期3個月,提早自明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新制,原認證廠商全廠同類產品均須全數驗證,如無法在緩衝期內通過驗證者,其GMP資格將無法延續。
GMP新制最大差別有二:一是「全廠同類產品全數驗證」,提高審查驗證門檻。孫寶年指出,GMP會員廠商共436家,為了不讓「一兩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因此決定採全數驗證,過去採單一產品驗證通過就核發GMP標章將走入歷史。
舉例來說,黑松公司的飲料想拿GMP認證,必須汽水、茶飲等飲料產線全數通過驗證才行。
其二就是「強化溯源管理」,孫寶年表示,這次事件因為會員廠商看了強冠產品檢驗報告都符合,就放心購買,訪廠未到位,才查不到產品原料有問題,因此必須加強源頭管理。
現行GMP稽核制度,為一家廠一年檢查一次,未來則是一年查廠二次,並增加不定期查廠頻率,同步做市場抽樣調查,這些都屬於「突擊式、毫無預警」的查廠作業。
新聞來源: TNL關鍵新聞網